发布日期:2025-10-08 23:49 点击次数:134
编者按:这个社会有两套规则,一套是大多数普通人遵循的表面性规则,一出生就被父母、老师、社会反复洗脑:要勤俭节约,要努力读书,要讲义气,要有面子……但是,政商权贵们并不遵循这一套,因为在他们看来,表面性规则是用来驯化底层人的,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传递的是另一套冷酷、现实又极度有效的规则。所以,你以为的那些“美德”,那些表面的规则,在他们眼里只是统治多数人的利器罢了。为什么他们轻轻松松就能赢在起跑线?因为他们掌握了底层大众永远接触不到的智慧。现在,就把这些智慧一一发出来,看完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人混得风生水起,而有人一辈子只能在原地打转,在底层转圈圈。
图片
别想着靠工资发财
工资的意义只是让你活下去,饿不死,不是让你翻身。哪怕你一个月三万的工资,看着感觉还可以,但一样翻不了身。
政商权贵的子女从小被灌输的是资本思维:要学股权,要学杠杆,学管理等等,要学如何放大。
普通人想靠工资发财,不存在。
工资与财富积累:为什么靠工资发不了财?工资的本质:生存保障而非财富积累工资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让你能活下去、饿不死的钱。哪怕你一个月能挣三万,看着挺多,但本质上还是那回事——它只是让你维持基本生活,而不是让你翻身致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工资是线性的收入,你干一天活拿一天钱,不干活就没钱。这种收入方式决定了它的上限,你再怎么努力加班,工资也不可能翻几番。工资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完全依赖你的时间和体力。人一天就24小时,你再怎么拼,能多挤出多少时间?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下降,工资还可能不升反降。这种收入模式就像推石头上山,推得再辛苦,石头随时可能滚下来。高工资的幻觉:三万元月薪的真相很多人觉得月薪三万已经很高了,确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仔细算算,扣掉税、社保、房租或房贷、生活费,能剩下多少?就算你能存下一半,一年也就18万。这点钱在一线城市可能连个厕所都买不起,更别说实现财富自由了。更关键的是,高工资往往伴随着高消费。收入高了,消费水平自然水涨船高,最后发现存下的钱和月薪一万时差不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收入人群依然是月光一族的原因——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和收入绑定了。图片
资本思维的代际差异政商权贵的子女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普通人完全不同。他们学的是股权、杠杆、管理,是如何让钱生钱。这种思维模式决定了他们看待财富的方式——不是靠一份工作赚钱,而是让资本为自己工作。普通人家的孩子从小被灌输的是好好学习、找份好工作。这种教育模式本质上还是在培养打工者思维,而不是创造者思维。两种思维模式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财富积累路径。工资收入的致命缺陷工资收入有几个致命缺陷:1 缺乏杠杆效应:工资是1:1的劳动回报,你投入多少时间就获得多少收入,没有放大效应。2 被动收入缺失:工资是主动收入,不工作就没有收入,而真正的财富需要建立能自动产生收入的系统。3 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失业或生病,工资收入立即中断,而资产收入则相对稳定。4 通货膨胀侵蚀:工资增长往往跑不赢通胀,看似收入增加,实际购买力可能下降。图片
财富积累的正确路径想要真正积累财富,必须转变思维:1 从劳动收入转向资产收入: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2 学会使用杠杆:包括财务杠杆(借钱投资)、人力杠杆(雇佣他人)、时间杠杆(建立系统)。3 建立多元收入渠道:不要依赖单一收入来源,工资只是收入的一部分。4 控制消费,增加投资:把省下的钱用于能产生收益的资产,而不是消耗品。普通人如何突破工资陷阱虽然起点不同,但普通人也有机会突破工资陷阱:1 学习财务知识:了解基本的投资理财概念,这是改变思维的第一步。2 从小额投资开始:哪怕每月只能存下1000元,也要开始投资,培养财商。3 发展副业:利用业余时间建立第二收入来源,逐步过渡到多重收入。4 提升认知:财富本质上是认知的变现,只有改变思维才能改变结果。图片
工资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工资是大多数人财富积累的起点,但绝不能成为终点。它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你有机会去探索更广阔的财富世界。真正的财富自由不是靠工资实现的,而是通过建立资产系统、让钱为你工作来实现的。认识到这一点,是走向财务自由的第一步。图|清 渐江(弘仁)山水景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冥想手印
下一篇:没有了